福建省卫生厅文件
闽卫医[1999]281 号
福建省卫生厅关于下发“福建省医院检验科(室)
建设和管理标准(试行)”的通知
宁德地区、各设区的市卫生局,厅直属医院,福建医大、中医学院各附属医院:
为加强我省医院检验科(室)的建设和管理,确保临床检验质量,适应现代检验技术的发展,实现临床检验工作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,提高我省各级各类医院临床检验技术水平,更好地为临床第一线服务,根据卫生部《医院评审标准》规定,结合我省实际,我厅组织专家制定了“福建省医院检验科(室)建设和管理标准(试行)”(以下简称《标准》),现下发给你们,并提出以下意见,请全省各级各类医院遵照执行。
一、该《标准》是我省医院检验科建设与管理的规范性文件,是今后医院评审的重要内容之一。各级医院应组织检验科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,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,对照标准,寻找差距、逐步达到标准要求。
二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各医院贯彻执行《标准》的情况纳入日常的医疗质量检查,促进医院检验科的建设和发展。
三、有关《标准》中人员配备问题,根据现阶段医疗机构改革“减员、增效”的总体要求,检验科(室)卫生技术人员数与全院卫技人员总数的比例为4.6%是一个指导性标准。各级各类医院可以依照本单位实际和检验设备自动化情况,酌情确定检验技术人员的总数。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告我厅医政处,以利于今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。
福 建 省 卫 生 厅
一九九九年五月十八日
主题词:医政 检验 标准 通知
抄送:卫生部医政司,卫生部临检中中心,各企事业单位卫生科(处),驻闽部队卫生处,省军区后勤部卫生处,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,解放军476医院,武警福建总队医院
福建省卫生厅办公室 一九九九年五月十八日印
福建省医院检验科(室)建设和管理标准(试行)
为加强我省各级医院检验科(室)的建设与管理,确保临床检验质量,适应现代检验技术的发展,实现临床检验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,提高我省各级医院临床检验技术水平,更好地为临床第一线服务。根据卫生部《医院评审标准》规定, 结合我省实际,特制定我省医院检验科(室)建设和管理标准。
一、检验科(室)的设置
1.一级医院:设检验室,有条件者亦可设检验科。
2.二级医院:设检验科,并应设置临床血液体液检验、临床化学、临床微生物、临床免疫、临床细胞、门诊化验室、储血库等专业室(组)。
3.三级医院:设检验科,除设置上述二级医院专业室(组)外,三级甲等医院还应设置分子生物学实验室。二、检验科(室)的任务
(一)、三级医院
1、承担门、急诊病人及住院病人的检验和健康体检化验,接受下级单位的检验和有关单位的特殊检验。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,开展各类室内质控和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,引进国内外先进检验技术,开展新的检验项目,改进检验方法,经常校正和检查各种检验仪器、试剂,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。
2、积极开展科研,进行专题研究,配合临床科室完成临床科学研究。
3、做好各级检验人员的培训,承担高等医学院(校)检验系,中等卫生学校检验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实习,接受下级医疗机构选送的检验进修人员。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须承担相应的教学工作。
(二)、二级医院
1、承担门、急诊病人及住院病人和健康体检的检验。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各类室内质控,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,经常校正仪器,检查试剂,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。
2、开展检验方法学的研究,配合临床完成临床科研的检验项目。
3、接受下级医疗机构选送的检验进修人员,承担高等医学院(校)检验系,中
等卫生学校检验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。
(三)、一级医院
1.承担门、急诊病人及住院病人和健康体检的检验,接受有关医疗机构委托的各项检验,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,开展各类室内质控,参加室问质评活动,定期校正仪器,检查试剂,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。
2,不断改进检验方法,开展新项目,配合临床科室做好临床科研的检验工作。
3.接受有关医疗机构选送的检验进修人员的培训,承担中等卫生学校检验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。三、医院检验科基本工作制度
检验科至少应制定以下基本工作制度和职责:检验科工作制度(含各室工作制度,见附件一)、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、急诊检验制度、试剂管理制度、仪器管理 制度、消毒工作制反、标本采集制度、检验结果登记查对制度、科室正(副)主任职责、正(副)主任技师职责、主管技师职责、检验师职责、检验士职责等。四、检验科(室)的人员配备
1.检验科(室)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应占全院卫技人员总数的4·6%。
2.检验科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结构:
一级医院:中专以上学历占100%
二级医院:大专以上学历占30%
三级医院:大专以上学历占40%
3.至少应配备下列职称的检验人员:
一级医院:至少1名检验师以上职称
二级医院:至少1名主管检验师以上职称
三级医院:至少1名副主任检验师以L职称
4.兰级医院科主任应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,二级医院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。二、三级医院科室正、副主任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。五、检验科(室)基本设备。
(一)基本设备:以下设备数量为最低要求:
名称 | 单位 | 数量 | ||
一级 | 二级 | 三级 | ||
1.显微镜 : |
台 | 1 | 至少3 | 至少5 |
2.水浴箱 : |
台 | 1 | 至少2 | 至少4 |
3.电恒温箱 : |
台 | 1 | 至少1 | 至少1 |
4.离心机 台 : |
台 | 1 | 至少2 | 至少4 |
5。冰箱(4一6℃) |
台 | 至少2 | 至少4 | 至少5 |
6.血红蛋白测定仪 : |
台 | 1 | 至少1 | 至少1 |
7.尿十项分析仪: |
台 | 至少1 | 至少2 | |
8.定时钟 : |
架 | 1 | 至少1 | 至少3 |
9.微型振荡器 : |
台 | 1 | 1 | 至少2 |
10.血球计数仪 |
台 | 1 | 至少2 | |
11.酶标分析仪 |
台 | 1 | 至少1 | |
12.洗板机 |
台 | 1 | 至少2 | |
13.各种规格微量移液器 |
把 | 酌情配备 | ||
14.火焰光度计(或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仪) |
台 | 1 | 至少1 | |
15.分光光度计 |
台 | 1 | 至少1 | 至少2 |
16.电泳仪 |
台 | 1 | 1 | |
17.手提高压消毒锅 |
台 | 1 | 1 | 至少1 |
18.烤箱 |
台 | 1 | 1 | 1 |
19.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|
台 | 1 | 1 | |
20.二氧化碳培养箱 |
台 | 1 | 1 | |
21.厌氧箱 |
台 | 1 | 1 | |
22.大型离心机 |
台 | 1 | 至少2 | |
23.血气分析仪 |
台 | 1(二甲) | 至少1 | |
24.全自动生分析仪 |
台 | 1 | 至少1 | |
25.低温冰箱(-20℃) |
台 | 1 | ||
26.尿沉渣镜检仪 |
台 | 1 | 至少1 | |
27.全自动血液培养仪 |
台 | 1 | ||
28.全自动或半自动细菌鉴定仪 |
台 | 1(二甲) | 1 | |
29.细菌药敏试验测定仪 |
台 | 1(二甲) | 1 | |
30.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|
台 | 1 | ||
31.血液凝血因子测定仪 |
台 | 1 | 至少1 | |
32.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|
台 | 1 | ||
33.特定蛋白仪 |
台 | 1 | ||
34.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|
台 | 1 | ||
35.位相显微镜 台 |
台 | 酌情配备 |
(二)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基本设备:除具备一般设备外,还应有如下设备:
1、DNA扩增仪 |
2、紫外线观察灯和照相装置 |
3、超净工作台 | 4、高速离心机 |
5、电泳仪 | 6、PCR专用小离心机 |
7、紫外分光光度计 | 8、-20℃冰箱 |
六、检验科(室)技术水平
见附件二七、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
1.各级医院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,编制质量管理手册,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。
2.成立科质量管理领导小组,小组成员由科室主任及各专业组组长组成。
3.保质、保量完成检验单所要求的各项检查。报告书写规范,检验者及审核者应签全名。
4.做好”三查七对“,对有疑问的结果要做好复查,必要时应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。
5.建立仪器校对记录,经常校对仪器。试剂应采用国家及省临床检验中心认可的合格产品。
6.操作要按照<<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》进行,做到规范化、程序化、科学化。
7.标本与废液处理应有消毒措施,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。
8.各项检验应准确及时进行登记、统计,并按规定存档。
9.认真开展室内质控,室内质按图齐全,有分析记录及夫控改正措施。
10.开展室间质评工作,每年省临床检验屯心四次室间质评回报单齐全,成绩符合要求。
11.根据各室具体情况,制定如下质量管理制度,各室应遵照执行。
(一)临床检验室
1.必须制定本室各检测项目的质量标准和具体管理措施。
2.认真开展临床检验的室内质控。应对白细胞计数,血红蛋白测定,血小板计数,尿蛋白定性,尿糖定性,酮体及尿胆红质定性等项围实行质量拄制,并逐渐扩大质量控制项目。
3.在认真开展室内质控的基础上,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比活动。
4.对检测操作中出现的夫拄,,脱靶,,项目,要停止报告,查找原因,解决问题后再作正确报告。
5.定期对质控工作进行回顾总结,对质控不合格的操作者,帮其查找原因,限期改正。
(二)生化检验室
1.必须制定本室各检测项目的质量标准和具体管理措施。
2.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,采集方法及送检过程必须符合生化检验的要求。
3.按要求使用统一供应的商品试剂,减少各项参考值误差。
4.统一格明下珠部临蛤中心推荐的各项生化检测方法,如没有统一推荐方法,要求选择精密度、准确度、敏感度较高的检验方法并经方法学评价和对比试验,符合要求。
5.按卫生部和省卫生厅规定和要求,认真开展室内质控工作,对每项控制项目,须测出O.C.V.和R.C.V.,值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。
6.在开展室内质控的基础上,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。定期对室内,室间质控工作进行总结。
7.当工作质量失授时,应立即停止该项报告,查找原因,待纠正失控后再报告。
(三)免疫检验室
1.必须制定本室各检测项目的质量标准和具体管理措施。
2.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、方法和送检过程,必须符合免疫血清学检验的要求。
3.实验用的诊断血清、抗原和致敏血球、胶乳试剂等生物诊断试剂,要使用有
国家批准文号的产品,购进后须经阳性和阴性标本对照试验,符合质量要求后,方能应
用。
4.检测中出现假阳性、假肿隆结果时,须停止报告,及时查找原因。
5.在开展好室内质控的基础上,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。定期
对室内、室间质控工作进行总结。
(四)细菌检验室
1.必须制定本室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。
2.细菌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、部位、容器、方法及送检过程,必须符合临床细菌检验要求。
3.实验用的试剂、药敏纸片等必须经质量监测,并须使用统一供应的商品试剂。
4.实验用的各种玻璃器材必须无菌,对培养箱、干燥箱、水浴箱、高压灭菌器、厌氧培养箱等仪器进行调温、恒温、高压灭菌效果等质量监测。
5.在开展室内质控的基础上,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,定期进行室内,室间质评总结。
6.工作质量失控或可疑失按时,要及时查找原因,待纠正后,再发报告。八、储血库
本标准所称储血库指用来储存血液、完成临床用血的交叉配型工作、为临床提供血液的场所,并非指采血机构。二、三级医院可以按照卫生部要求组建输血科,将储血库的工作交由输血科负责。经批准设置的中心血库,按卫生部《血站管理办法(暂行)》和《福建省中心血库建设标准(暂行)》进行管理。储血库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:
1、使用有正式批准文号的血液。
2、建立血液入库登记表和出库(发血)登记表。
3、储血冰箱应有运转和温度记录。
4、认真执行血液使用前交叉配型、查对制度。
附件一
门诊检验室工作制度
1、遵守临床检验操作规程,工作时集中精力,不得大声喧哗、谈笑,防止差错。
2、工作人员上班时,工作服要穿戴整齐,接触传染病患者要戴口罩,帽子,手套。
3、检验台面应每日用几2%过氧乙酸擦拭。
4、急诊检验单上注明,”急”字,按急诊要求及时发出报告,不得延误。
5、采血前,采血者先自行肥皂洗手,然后才能给患者采血,做到一人一巾一针一管,防止交叉感染。
6、尿粪的采集容器必须一人一杯或一盒,防止交叉污染。
7、禁止在检验室内吃东西,吸烟。
8、剧毒药品应有专人保管,每次使用要记录用量及使用人。
9、化验报告单,应消毒后发出。
临床化学室工作制度
1、自觉遵守各项工作制度,工作时衣帽应穿戴整齐。
2、工作台和仪器必须保持整洁,台面污染要及时处理。
3、酌情定出各项检验的时间要求,当班人员应按时发出报色并做好交接班工作。
4、认真做好室内质控工作,及时分折、纠正质量失控情况,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。
5、处理标本时查对病员姓名,检验项目。报告发出前要核对,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,必要时重新检查。发现法定传染病要做好疫情登记、报告工作。
6、保证检验质量,实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,严防差错事故发生。
7、报告单发出后,标本应保留24小时,检验结果应登记,检验结果登记簿应妥为保存,检验报告单应消毒后发出。肝功阳性的标本及试验器具应严格消毒或焚毁。
8、注意试剂的存放要求及有效期,定期检查,保证质量,避免浪费。
9、值班人员要注意安全(如门窗、水电等)工作。临床免疫室工作制度
1、自觉遵守工作制度,保持室内整洁,安静。
2、认真做好室内的质控工作,及时分析、纠正质量失控情况,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。
3、工作要认真,熟练掌握操作方法,准确地判断结果。
4、送检标本应符合检验要求,如标本不合规定,不能检验时,应将标本退回,要求重新采集。
5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,指定专人定期检查试剂及校正仪器,爱护仪器。
6、遇有检验结果不相符或可疑时,应及时主动与有关科室联系,或重新检查,防止差错事故。
7、保证检验质量,认真填写报告单,字迹端正,检验者签字前要审核一遍。
8、检验结果登记簿应妥为保存,以便考核,查对和统计工作。
临床微生物室工作制度
1、工作场所要保持卫生,排列有序,注意窗户密闭,防止污染。
2、认真操作,注意查对,严防差错。
3、属于法定传染病要尽快出报告,做好疫情登记和报告工作。
4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保证报告准确无误。标本要保留到出报告结果的两天后方可处理。
5、严格保管传染菌种。
6、细菌室严禁吸烟、吃东西,不准把客人带到操作室内。
7、上班时注意观察孵育箱温度情况,下班时一定要检查温箱、冰箱、电炉安全。
8、如出现传染性菌外溢、污染地面或工作台面,化学药品的伤、危险品燃烧等,要及时报告科负责人,以便及时处理。分子生物学检验室工作制度
1、在实验室内需穿工作服,不得在实验室内饮食、吸烟。
2、实验室内可开窗,应备有通风柜。应装有供空气消毒的紫外线灯,并要定期检查消毒效果,及时更换超期灯管。
3、实验台面应是防酸、防碱、耐热。
4、严禁用嘴抽吸刻度吸管,必须使用机械微量移液装置。加PCR试剂时应戴一副新手套,并不断更换。
5、超净工作台内应放有PCR专用离心机、一次性手套及整套移液器。
6、所有生物材料在排放前应高压清毒。
7、离开实验室前应洗手。
附件二
福建省医院检验科(室)技术水平
一级医院:应能开展以下技术项目
(一)临床血液体液检查
① 血液学常规检验
1.白细胞计数 2.白细胞分类 3.血红蛋白 4.红细胞计数
5.血小板计数 6.红细胞压积 7.网织红细胞计数
8.嗜酪什粒细煦盲棒计数 9.血沉 10.疟原虫
11.微丝拗检查 12.血块收缩试验 13.红斑狼疮细胞检查
14.血型鉴定,交叉试验 15.凝血酶原时间及其纠正试验 16.红细胞脆性试验
②尿常规检验
1.尿蛋白定性 2.尿糖定性 3.尿酮体定性 4.尿胆原试验
5.尿胆素试验 6.尿沉渣检查 7.尿浓缩试验 8.尿妊娠试验
③粪便常规检验
1.粪便常规 2.潜出血试验 3.虫卵集中检查
④阴道分泌物检查
1.清洁度 2.滴虫 3.霉菌检查
(二)生化检验
1.总蛋白 2.白蛋白 3.球蛋白 4.谷丙转氨酶 5.谷氨酞转肽酶
6.血糖 7.尿素 8.肌酥 9.淀粉酶 10.胆固醇
11.甘油三酯 12. C02结合力 13.血清钾、钠测定
(三)临床微生物
1.淋病双球菌检查 2.涂片革兰氏染色检细菌 3.涂片抗酸染色检结核杆菌
4.常见传染病的血清学检查(如:肥达氏反应)
(四)临床免疫
1.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查二级医院
除应掌握一级医院开展的技术项目外,另需开展下列项目
(一)临床血液体液检查
①血
1. MCV 2. MCH 3. McHC 4.凝血酶时间及其纠正试验
5.纤维蛋白降解产物(F.D.P.)测定 6.骨髓象形态学检查
7.细胞化学过氧化酶(P0X)染色 8.苏丹黑染色
9.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10.糖原染色(高碘酸、雪夫氏法)
11.酯酶染色 12.铁染色 13.凝血因子内源性凝血试验
14.凝血因子外源性凝血系统试验 15.血小板聚集试验(比溶法)
16.变性珠蛋白小体(Heinz氏小体) 17.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
18.A.B亚型、M血型
②尿
1.尿十项 2.尿酚红试验 3.尿蛋白定量
4.尿糖定量 5.尿十二小时沉渣计数
③胞脊液
1.脑脊液常规 2.真菌一新型隐球菌检查
④其它体液检查
1.浆膜腔积液常规 2.精液常规 3.前列腺液 4.胃液
5.十二指肠引流液(其中包括胆汁) 6.痰
(二)生化
1.总胆红素 2.直接胆红素 3.间接胆红素 4.谷草转氨酶
5.碱性磷酸酶 6.高密度脂蛋白 7.低密度脂蛋自 8.载脂蛋白A
9.载脂蛋自B 10.尿酸 11.氯 12.钙 13.镁 14.磷
15.乳酸脱氢酶 16.肌酸激酶 17.血气分析 18.胰岛素 19.皮质醇
(三)微生物
①细菌形态学检查
②临床各标本细菌学检验
1.血液及骨板液 2.脓汁及病灶分泌物 3.痰咽鼻拭子 4.尿液
5.粪便6.脑脊液7.胆汁8.各种穿刺液
③临床常见细菌学鉴定
1.革兰氏阳性球菌 2.革兰氏阴性球菌 3.革兰氏阳性杆菌
4.分枝杆菌 5.革兰氏阴性杆菌 6.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
7.非发酵菌 8.厌氧菌
④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“
1.琼脂扩散K.8法2.稀释法MIC及鹏c测定3.厌氧菌的药敏试验
⑤培养基制备和消毒
1.基础培养基2.分离和选择培养基3.生化试验用培养基
(四)免疫
①免疫球蛋白测定
1、IgG 2、IgA 3、IgM 4、IgE 5、IgD
②补体测定
1.C3 2.C4
③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
1.抗补体法 2. PEG沉淀比浊法
④细胞免疫功能测定
1.外周血白细胞活性测定 2.B细胞测定
⑤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测定
1.C反应蛋白测定 2.溶菌酶测定 3.β-2微球蛋白 4.α-1微球蛋白
⑥自身抗体测定
1.类风湿因子测定 2.抗核杭体测定
⑦肿瘤的免疫学检查
1.甲胎蛋白(AFP)定性、定量测定 2.癌胚抗原(AEC)测定
3.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测定 4. EB病毒抗体测定
⑧传染病的免疫学检查
1.乙型肝炎病毒(HBV)检测
A.抗HBs B. HBeAg C.抗HBe D.抗HBc E.抗HBc-IgM
2. AIDS病毒(HIVI+2)机体检测
3.梅毒血清学检查(VDRL试验, USR, RPR)
4.甲型肝炎病毒1gM抗体三级医院
除应掌握一,二级医院开展的技术项目外,另需开展下列项目
(一)临床血液体液检查
①血
1.血小板因子(PF3)有效测定 2.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
3.解溶酶原测定 4.抗凝血酶(AT--Ⅲ)测定 5.热溶血试验
6.酸溶血试验 7.糖水试验 8.血红蛋白电泳
9.血小板表面相关IgG, IgM, IgA和C3测定
10.血小板膜糖蛋白(GP) 2b/3a自身抗体测定 11.交叉复钙时间试验
12.血红蛋白H包涵体检查 13.抗碱血红蛋白(HbF)测定
14.其它少见血型鉴定及血型血清检查 15.骨髓细胞的特殊染色
②尿
1.尿含铁血黄素试验
(二)生化
1.肌酸激酶同功酶 2.α羟脱氢酶 3.胆汁酸 4.蛋白电泳
5.血氨 6.铁 7.总铁结合力 8.铜 9.锌
10.血酒精浓度 11.地高辛 12.其它药物浓度监测
(三)微生物
①临床常见细菌学鉴定
1.L型细菌 2.病原螺旋体 3.临床真菌 4.病原支原体
②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
1.真的药敏试验
③培养基制备和消毒
1.专用培养基
④临床细菌学质量控制
1.肠杆菌科编码应用 2.弧菌科编码应用 3.非发酵菌编码应用
4.临床耐药性监测
(四)免菠
①免疫球蛋白测定
1.K一轻链 2.入一轻链 3.冷球蛋白 4.M蛋白
②补体测定
1.总补体活性测定 2.补体旁路活化途径的溶血活性测定
3.C1q 4.B因子含量 5.C3裂解产物
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
1.K细胞检测 2.NK细胞活性测定 3.T细胞亚群测定
4.器官移植免疫学检查 5.白介素-2受体细胞 6.粘附因子
7.多能干细胞 8.髓细胞前本细胞
④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测定
1.纤维结合蛋白 2.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测定 3.吞噬与杀菌试验
⑤自身抗体检测
1.抗双股DNA机体测定 2.抗ENA多肽链抗体测定 3.抗甲状腺微粒体测定
4.血浆、精浆中抗精抗体测定 5.抗单股DNA抗体测定
6.α1-抗胰蛋白酶 7.α1酸性糖蛋白
⑥肿瘤的免疫学检查
1.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2.卵巢炳免疫检测 3.乳腺癌酶免疫检测
4.直肠癌酶免疫检测
⑦传染病的免疫学检查
1.HBV-DNA检测(PCR) 2.甲肝病毒RNA(PCR)
3.丙型肝炎病毒检测 a、抗HCV-RNA抗体 b、HCV-RNA
4.丁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 5.淋球菌DNA检测(PCR) 6. TB抗体检测
7.前S2及抗前S2 8.戍型肝炎病毒(HEV)抗体检测
9.流行性出血热(EHF)IgM抗体检测 10.乙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
11.轮状病毒抗原检测
③优生学诊断检测
1.弓形虫IgG抗体,弓形虫病毒IgM抗体 2.风疹病IgG抗体,风疹病毒IgM抗体
3.巨细胞病毒IgG抗体、巨细胞病毒IgM抗体 4.单纯疱疹病毒I型IgM
5.单纯疱疹病毒Ⅱ型IgM抗体 6·沙眼衣原体IgM抗体,眼衣原体IgG抗体
7.肺炎支原体IgM抗体,肺炎支原体IgG抗体
8.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,呼吸道合胞病毒IgG抗体